1. 岭南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方向
非遗醒狮,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广东白云学院在2008年将非遗醒狮引入校园,不仅是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学校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教职工龙狮示范单位”、广州市“龙狮传承基地”、广州市“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州市“非遗代表传承保护基地”。2023年,学校牵头成立了广州市白云区龙狮协会。
本研究方向主要依托广东白云学院体育系为平台,有人员1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3人。
(一)非遗保护单位与传承人培养
广东白云学院于2021年获评白云区“狮舞(广东醒狮)”非遗保护单位,李东彪老师被认定为区级非遗传承人。通过系统化教学体系,将狮舞文化融入体育课程,形成“理论+实践+赛演”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学生传承人。
(二)龙狮团竞技与教学成果转化
广东白云学院龙狮团自2008年成立以来,多次在国家级、国际赛事中获奖(如2024年在马来西亚荣获世界龙王争霸赛“双金”)。龙狮团采用俱乐部模式,定期举办训练、比赛和表演活动,迅速提升龙狮团成员技能水平,同时将所学的狮舞技艺和文化内涵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形成了“以训助学、以赛促教、以考带练、以演强用”的良性循环,推动教学体系与龙狮行业标准对接。
(三)文创设计与非遗活化
学生团队结合醒狮文化设计IP形象“廉廉”“珊珊”,开发挂件、帆布袋等60余件文创产品,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助力清远连山非遗市场化。这一实践涉及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等学科交叉,形成“非遗+设计+商业”的创新链条。
(四)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
积极与广州市龙狮协会、南国醒狮、弘毅国术会等单位合作,推动校企资源整合。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直播电商节表演,将醒狮文化与电商、新媒体等新兴业态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输送学生到以上企业担任教练,参与企业的醒狮表演和培训工作,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对接,为非遗狮舞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职业体育竞赛营销与管理研究方向
广东白云学院体育系在职业体育竞赛营销与管理领域积极拓展,依托丰富的赛事资源与实践经验,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竞赛营销与管理体系。
本研究方向主要依托广东白云学院体育系为平台,有人员22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4人。
(一)赛事品牌建设与推广
广东白云学院体育系高度重视赛事品牌建设,通过成功组织 2024 年广东省大、中学生田径接力锦标赛和粤港澳大湾区毽球公开赛等赛事,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在赛事推广方面,结合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渠道,进行全方位赛事宣传,吸引众多高校、体育爱好者及企业关注,提升赛事知名度与参与度,为赛事商业价值开发奠定基础。
(二)竞赛组织与运营管理
体育系建立起完善的竞赛组织架构,涵盖赛事策划、执行、监督等环节。在跆拳道、体育舞蹈和击剑等国家级大学生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 2 项,单项第一名 4 项,第二名1项,第三名6项,第四名4项,第五名7项等奖项,参加省级大学生竞赛获得上百项奖项的优异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通过优化赛事流程、强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实现竞赛高效运作。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赛事商业化运营模式,实现赛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学生竞赛能力培养与成果
注重学生竞赛能力培养,构建起 “以赛促学、以学强赛” 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系统培训指导和实战演练,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不仅在国家级大学生竞赛中崭露头角,更在省级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上百项奖项。这些成果充分彰显学院在培养学生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的成效,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校企协同与竞赛商业转化
体育系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与多家体育企业、赛事运营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将企业需求融入竞赛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在竞赛商业转化方面,通过开发赛事周边产品、授权赛事品牌等方式,探索竞赛商业价值创造途径,推动竞赛产业可持续发展。